核心提示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团”不到的!自去年初闯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后,“团购”便呈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过千家团购网站纷纷上线。新快报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获悉,由于门槛较低且监管存在较大难度,良莠不齐的团购网站引来众多消费投诉,当中又以餐饮类、电视购物投诉最多。在某团购网站工作半年、刚刚离职的阿离(化名),近日踢爆了团购网站常见的六大陷阱。
陷阱1哄抬人气
-案例 “团友”小钟在某团购网站发现,该套餐的团购人气非常高。可当小钟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这家位于白云区的美容店时,发现该偌大的美容店竟无一位顾客,五个美容项目只能先做两个,剩下三个必须再次预约。 ●内幕 阿离称,几乎每笔团购都会不同程度地哄抬人气。最离谱的是一次香港商品的团购,网页上显示有2000多人参与团购,而实际上真正购买的只有11人,其中6人还是该团购网内部员工。 ●拆招 团购不要被人气吸引,千万不要认为人气旺的东西就是好的,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团购。 陷阱2阴阳套餐 -案例 白领小芳看中了某团购网力推的一款火锅套餐,汤底加食材原价228元,团购价仅需58元。前去就餐时,小芳和朋友才发现,平时该套餐有金针菇、羊肉等五种食材,但团购的仅三种食材,少了价值最高的羊肉和金针菇。 ●内幕 这是商家特制诱饵!阿离称,团购网站在网页上使用“障眼法”,很易蒙蔽某些不细心的消费者。 ●拆招 团购商品一般会有长篇说明,千万别嫌麻烦,一定要仔细看完,确认无误后再下单。 陷阱3低买高卖 -案例 六折“团”下天河某商业中心影院电影票的小灵,到电影院时发现刷信用卡买票只需五折。 ●内幕 阿离透露,团购网会趁电影票打折时,尽可能地多买下低折电影票,然后再把买来的电影票用稍高的折扣“团”出去,“吃”差价。 ●拆招 消费者团购时,一定要对商品价格货比三家,甚至可到实体店看一看。
陷阱4抬价打折
-案例 原价1688元的衣服团购价只需228元。当阿May穿着新衣服去郊区亲戚家时,发现亲戚家楼下商场里,和她身上一模一样的衣服,正品特价只要198元。
●内幕 阿离称,团购网站为了吸引人气,原价往往按最高市场价来标。 ●拆招 可查看商家以往的消费价格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