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奥泰格浅析RFID标签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已有 740 次阅读  2015-09-14 12:59   标签图书馆  落脚点  日本  标签  技术 


  RFID标签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图书馆有可能利用RFID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针对图书馆这一特定领域的特定需求,RFID技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RFID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RFID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产品标准还不统一。电子标签迄今为止,也还没有正式形成一个统一的(包括各个频段)国际标准。目前,全球有三大RFID标准阵营:欧美的EPC标准、日本的UID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IEC标准。它们各自的系列标准相互之间并不兼容,这就给不同厂商生产的RFID产品的互通和整合、馆际互借、系统更新换代带来了阻碍。这不仅增大了用户的购置、运行与维护成本,也影响了RFID在图书馆的大范围应用。

  二是RFID应用标准不统一。

  RFID技术的目标定位于物物相联,其落脚点还在于对单个物品的身份识别,其应用支撑点在于数据模型的建立,涉及到电子标签写入数据的定义、格式、内容参数、系统对应标识符、数据安全防护手段等。目前,各图书馆RFID标签中的数据格式还都是根据各生产厂商的技术要求和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的,在全国范围内还缺少权威性和唯一性,难以实现图书的馆际流动。虽然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深圳图书馆等参加的《图书馆应用无线射频技术数据模型标准》已经于2009年12月25日获文化部立项,由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及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3月联合成立的高校图书馆“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应用”(UHF RFID)工作小组也在相关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标准的层面,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应用标准的统一。

  三是标签的成本和耐用性问题。

  目前,RFID标签的正常使用年限一般在10~15年。这个使用年限对于流通领域的一般商品来说已经足够,可是对于馆藏图书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并且每个标签的成本大约在1元钱左右,远远高于传统条码的成本(0.1元左右)。虽然有的RFID生产厂商的产品使用年限在50年左右,但其价格更高,不适用图书领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此外,由于各生产厂商的标准不兼容,其配套设备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无形之中制约了RFID技术的推广。

  四是系统的集成应用问题。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磁条+条形码”的藏借阅一体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现有的设备投资和技术储备在短期内很难被完全取代。同时,RFID系统与原有系统在通信协议、接口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需进行整合后才能投入使用,这单靠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很难实现。目前,软件供应商与RFID硬件供应商是脱节的,如果没有成熟的平台和技术,是很难完成两个系统的整合的,这也是影响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推广的因素之一。

  综合上述:把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具有许多相比于条形码时期无可比拟的优势。图书馆应用RFID可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增加图书馆盘点、分类、书库管理能力,方便用户自助借还,提高读者满意度。将RFID引进图书馆,不仅是技术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组织管理的变革和服务转型方面的转变,可减少用于流通工作的资源配置,同时增加信息服务的相关资源。

  然而,作为一项应用于图书馆的新技术,RFID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如技术标准、使用成本及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随着国际与国内标准化组织相关RFID标准的制定、各图书馆相关机构制定一些实施办法、实施细节以及RFID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实施RFID的风险正在不断降低,在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持下,泛在图书馆的实现已为期不远。

  深圳奥泰格rfid标签厂家,提供:rfid超高频标签、rfid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标签、 rfid抗金属标签、高频标签等标签生产定制,质量保证、欢迎咨询 rfid电子标签价格等。http://www.chnaltag.com/rfid.html

  联系人:邵经理 QQ:130125210

  咨询专线:400-006-9682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塘头大道宏发工业园13栋4楼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