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90后创业专拍有温度的微电影

已有 580 次阅读  2017-06-05 11:49   标签微电影  90后 
 没有大牌导演,没有知名演员,沈阳工业大学学生为学校拍摄的毕业纪念片却能点击率超百万。“大学的时光带不走,但可以放在镜头里,我们已连续三年给学校拍摄毕业微电影或纪念片‘致青春’。”沈阳影响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阳告诉记者,天津微电影制作工作室成员和他一样都是“90后”,“别说‘90后’就喜欢新鲜刺激的,我们仍能沉下心来,拍摄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工作室里勤工俭学,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连续三年拍摄毕业微电影

 “我们当初就是爱好摄影,没想到拍摄的微电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也更加坚定我们走视频制作这条路的决心。”杨阳说,在上大学的时候,几个爱好摄影的年轻人,因为一次微电影大赛而机缘巧合地走进了视频制作的行业。

 “每年给学校拍摄毕业纪念片已经成了工作室的传统项目。”杨阳称,还是在2014年,他本科毕业的那年,“就合计着做一个微电影给我们的毕业留一个纪念。没想到,微电影在毕业典礼上获得很大的成功。就这样连续做了三年。每年老师和学生们都特别期待。”

 “流年似水,青春如梦,4年,48个月,1460个日夜,35040个小时,我们驻足、逗留 、行进、大学的足迹,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最让杨阳满意的是去年夏天给工大2016届毕业生拍摄的纪念片——《记忆诗行》,从清晨生活区的日出到黄昏教学楼的日落,娓娓讲述工大学子的一天。把每名工大学生都会感同身受的画面记录下来,把大家最熟悉的美景留在画面里。“大学的时光带不走,但可以放在镜头里,这也是我们献给学校的礼物。当时在工大体育馆播放时,很多同学都流泪了,勾起了大家感恩母校、致敬青春的情愫。目前在腾讯视频的点击率已超100万。”

 为招揽客户先制作再收费

 最开始走出校园接活,是在2014年,一位工大的校友看中了他们之前发布在工大群里的几个创意短片,“那是我们的第一单生意,关于绿色农业主题,至今印象深刻。我们用那笔钱置办了些设备,工作室开始有模有样了,我们也正式走出了校园。”

 为了招揽客户,杨阳和小伙伴们也是拿出来最大的诚意,“起初我们的视频制作都是先制作再收费,如果客户不满意,我们就再重新制作,有的片子甚至改了十多次。只要客户有要求就得按他们的要求来,不能有‘二话’,这也是给予客户和我们之间最大的信任。”杨阳说,几年前他们给一个公司做的宣传片,去年夏天这家公司的产品更新又找到了他们,“我们免费为他们升级,也是不小的工作量呢,对方老感动了。”

 正是杨阳和团队超强的服务意识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杨阳的工作室已小有知名度,目前已发展为将近20人的规模,已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外企制作影视视频及企业宣传片二十余部。“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工作室里勤工俭学,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以前我总在努力走出校园,多接拍社会题材的片子,可是,我逐渐意识到我身在学校,这里才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为什么不把目光重新瞄准校园呢。”杨阳说,越深入这个行业越感觉到,制作方法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灵魂。

 拍摄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

 “用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打动人”是杨阳和团队一直坚持的信念。“希望我们制作出来的视频是有创意、有故事、有感情的,让人们看完之后能够记得住,而不是简单地图片累积。”

 去年11月份,杨阳听说学校定点帮扶阜新的一个贫困县,团委经常搞一些捐助活动,同学们也踊跃支教。“我和小伙伴们就在想用我们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杨阳和小伙伴们带着设备,长途跋涉来到阜新市东红帽子村,一家家走访村民。村和村之间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杨阳和团队只能靠走,一走就是几个小时。

 “他们不是不努力,他们不是不勤奋,他们只是被大山遮挡了视野,他们只是被土地桎梏了选择……”杨阳和团队用心拍摄的《阜红农品故事》出品了,短片讲述了辽宁西北地区人们如何努力摆脱贫困的故事,还详细介绍了当地的土特产品。http://www.yilufengqi.com

 “老乡们的故事打动了网友,大家纷纷留言要去那里看看,那几天网上的点击率暴增。后来村长告诉我,村民们看到这个短片都老激动了,大家奔走相告,说他们的产品有希望了。”杨阳说,那一刻,他们更理解了“讲有情感故事”的含义。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