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壹诺信用:如何避免信用报告被频繁查询?

已有 297 次阅读  2018-10-23 11:44

所谓“硬查询”就是因审查客户的融资申请而产生的查询记录,如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等。大家都知道硬查询”次数过多会对申请银行贷款有影响。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信用报告被过多查询呢?

有银行人士提醒,不要在网上轻易点击查询贷款额度。

据介绍,有客户点击了微信钱包中的“微粒贷”业务查看额度,却被腾讯旗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贷款审批”的原因向人民银行查询了个人征信记录,而这一行为对自己后续的房贷申请产生了影响。

不过,微众银行也给出了解决的相关办法,为客户开具了“未借款证明”,以打消其他贷款机构的疑虑。申请太多信用卡,频繁向互金公司申请小贷,也可能会导致征信记录短时间内被频繁查询。央行广州分行还提醒,如果发现征信报告被越权查询时,可以向查询机构质询,也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映。

此外,壹诺信用还要特别提醒大家,“征信记录”可以视为个人“经济身份证”。既可以影响个人借贷的审批和利率,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比如越来越多的服务跟征信记录挂钩,个人信用越好,享受到的服务就越便捷。

据了解,除了要关注查询记录,征信记录还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信息、电信缴费类非金融负债信息、欠税及行政执法类公共信息等其它信息。

征信报告查询次数如何算频繁查询呢?

据了解,个人有权每年2次免费查询本人征信报告,其余查询每次收费10元。即便自己很少或者不查征信记录,但是实际上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的时候,合同中都会有授权金融机构查询的条款。记者发现,各家银行对于查询征信的频次要求并不一致。不过多家银行均以内部风控规则,不能公开为由拒绝透露。有业内人士表示,1个月不要超过5次,2个月不要超过10次。

不管是办信用卡,还是贷款买房买车,每一项都跟央行的征信有关,个人征信查询的需求越来越多,壹诺信用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正确查询个人信用。

分享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