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聊聊每日金融小知识——什么是私募基金?

已有 6 次阅读  2024-06-24 19:13

  中国基金业二十年的江湖,奔腾不息。涌动的浪潮里,私募基金行业从无到有,如今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超过2万家在私募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国内投资者对私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依靠私募基金投资等获得高收益的案例层出不穷,让许多投资者也为之心动。但与此同时,私募领域也存在不少风险,部分投资者因为没有看清投资中的“暗坑”,不知不觉就在套路中被掏空了“钱袋子”杭州私募投资平台https://www.simuwang.com/私募排排网依托私募基金数据库,为投资者提供私募行业信息、私募基金净值、私募基金排名、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经理、私募基金产品等数据以及私募路演直播等服务,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作为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我们应该如何“避坑”?今天聊聊私募基金投资中的知识点与风险点。

  一、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私募基金被称为“少数人的游戏”’,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私募对合格投资者也有一定门槛,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其中,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此外,投资单只基金的合格投资者不得超过200人,应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这说明私募基金和其他投资一样,都要承担相应风险,不存在保本保收益,揭示风险是私募机构的义务。

  二、“伪私募”具备哪些特点?

  在投资中,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以私募基金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的非法私募活动。比如说,具备以下特点的就是“伪私募”

  1.未到协会备案。以私募基金名义宣传、募集,但并未到基金业协会办理产品备案手续。

  2.公开募集。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短信、微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3.借私募搞传销。以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为宣传噱头,募集资金总额的30%作为各级代理人佣金,实为借私募搞传销

  4.保本保息。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以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担保、投资标的关联机构担保等方式,承诺给予投资者保本、承诺给予投资者固定收益、承诺定期付息

  5.冒用他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编号发行私募产品,实为非法集资。投资者一定要去基金业协会网站自行核实

  6.拼单。用拆分、转让私募产品的方式诱导多名不合格投资者一起凑到100万元及以上,变相满足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三、私募基金如何避“坑”?

  面对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骗局,投资者应该如何避“坑”?

  1.全面了解私募基金产品信息在确定购买基金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的相关情况首先,认真阅读基金管理人或者销售机构提供的官传推介材料;其次,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查询管理人资质以及相关基金产品的登记备案情况,确保所欲购买产品的真实性合法性;最后,通过企业信息查询了解融资方基本信息,对于基金运作可行性进行初步判断。

  2.理性看待投资收益承诺

  提升法律风险意识,不应轻信本金收益承诺,充分理解“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提高对私募基金投资范围、风险控制以及市场形势等情况的了解,关注基金合同的关键条款,积极行使知情权,要求管理人履行条款说明义务,明确基金的类型和法律性质、管理人和托管人的具体职责等,形成合理投资预期。

  3.仔细询问基金的投向

  国内私募基金可投资的方向是比较宽泛的,除了最常规的A股,还可以投股指期货、商品期货、新三板、港股通、债券等。特别是投向期货和新三板的基金,会有较大的波动风险,要仔细询问是否投资这些波动较大的品种,以及投资的比例等。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