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2
- 帖子
- 1305
- 精华
- 31
- 威望
- 720
- 金钱
- 8651
- 来自
- 自来也
- 在线时间
- 8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9
|
1#
发表于 2009-7-13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最“计划”的房价管制
南京“一房一价”政策肇始于当时一个“震动全国”的提价事件。2007年4月,位于南京江宁区的楼盘——“左邻右里”开盘销售,开发商面对火爆的销售场面任意提价,创造了2小时每平方米房价暴涨1200元的“奇迹”。
“2007年前后,南京个别地区的房价变动频繁,上升幅度过大,‘一房一价’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出台的。”南京市物价局副局长王秀洲回忆道。2007年上半年,南京房价月度同比增幅一度高达11.5%,并多次登上全国楼市上涨排行榜的前列,民间要求政府控制房价的呼声愈发高涨。
2007年5月,江苏省物价局出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品住房价格管理意见的实施意见》,当月南京便跟进出台“一房一价”新政,规定“普通商品住宅的净利润率为8%”。
“一房一价”博得了南京市民的好评,但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争议,其重点在于“政府能否直接干预市场”。2007年6月,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两度在博客上撰文抨击该政策,称其“违背了市场规律”。
然而,南京市政府态度强硬,多次公开宣布将严格执行“一房一价”核价制度。自2007年8月起,不少房企在内部增设了一个职位——“物价专员”,专门与南京物价部门就房价成本核定进行“讨价还价”。
事实上,“一房一价”的实施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开发商想尽办法对其进行“软抵抗”。经过最初的“捂盘惜售”之后,许多开发商打起了精装修的“算盘”,甚至捆绑高价车位出售房源。例如,南京长江路的一家楼盘便曾要求购房必须购买20万元的车库。
“由于精装修不需要经过物价审核,开发商可以从中补回‘损失’。当时,南京几乎所有的楼盘都选择这个办法,一时间‘满城尽是精装修’。”阚霖说。
“开发商目的是为了从精装修部分赚取利润,因此许多装修物品与原先承诺的价值不符,这也埋下了诸多隐患,后期楼盘交付时纠纷不断。”南京工业大学天诚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说。
据记者了解,南京物价部门曾计划对南京“精装修房”也进行价格审核,甚至《南京精装房价格监控》的草案已经出炉,但还未来得及正式实施,政策环境已经改变,“一房一价”被“意外”取消。
楼市御寒方?
2008年3月,南京楼市行情逐渐转向低迷,新房成交量猛跌。为了刺激销售,开发商逐渐下调房价,不再奢望超过“基准价”销售。“在南京楼市接连探底的情况下,‘一房一价’已经没有实际作用,反而会限制开发商应对市场、调整销售策略的空间。”吴翔华说。
而在8月底,南京万科“价格门”事件爆发,再次将“一房一价”政策推向风口浪尖。此后的12月10日,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发表“开发商降价亏本卖房要受处罚”的言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房价”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08年9月27日,南京市政府放出将取消“一房一价”政策的消息。王秀洲表示:“政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房一价’已经不适合当前南京楼市的现状,因此将被取消。”尽管争议不断,王秀洲仍然对“一房一价”有积极的评价:“‘一房一价’出台后,南京房价总体而言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一房一价’政策虽然取消,但南京仍然将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严格管理,继续执行明码标价的制度,遏制开发企业非理性定价。”王秀洲对记者补充道。
赞同王秀洲观点的人士并不少,宋坚便是其中之一。宋认为,“一房一价”最大的作用是在南京房价进入上行通道之时稳定了房价。他甚至认为:“‘一房一价’是个有效的行政手段,最好只是暂停而不是取消。”
然而,吴翔华却有着不同的观点。“江苏下放企业核价权是对‘一房一价’政策的纠错行为。除非房地产企业定价违反《价格法》,否则政府不该直接干预市场。”
吴翔华指出,“一房一价”政策让开发商在行情旺季失去了应得的利润,错过了出货机会,也导致今年南京楼市行情积弱难返。
“政府出台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可避免的‘负作用’,否则政策的成本过大,且全部由纳税人和消费者承担,这样有失公平。”吴翔华说。 |
|